<table id="46ko2"></table>
  • <blockquote id="46ko2"><center id="46ko2"></center></blockquote>

  •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新梅出疆記

      開欄語

      金秋時節,斑斕多彩的豐收畫卷舒展在天山南北綠水青山間,也印刻在了各族農民幸福的笑臉上。成熟的果實,迫不及待地想要向世人展示今年的豐收盛況,讓“新疆味道”香飄四方。今起天山網開設【一年一度秋收盛會】專欄,介紹新疆特色農作物和瓜果,為您展示秋收時節新疆的美麗“豐”景。

      新鮮的伽師新梅,外皮緊致飽滿,呈現出迷人的紫紅色,果肉則汁水豐盈,如琥珀一般晶瑩透亮,柔韌細膩,皮薄核小,輕輕一掐果汁就肆意流下,濃稠如蜜糖。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呂伊晗 趙長福 攝

      大家好,我是一顆新梅,來自新疆伽師縣。雖然我叫“新梅”,但其實我不是梅子,我屬于薔薇科,有著較高的營養價值。每年的8、9月份,我們新梅家族迎來采摘季,便紛紛走上疆內外各族群眾的餐桌上。

      9月19日至22日,我有幸參加了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很多客商走過展臺,被我紫紅色的外表吸引,都會駐足多看我兩眼。

      借助此次博覽會,我的家鄉伽師縣不但收獲了2.8億元新訂單,還將依托新梅產業優勢,打造集標準化種植管理、保鮮儲藏、加工、國內銷售及出口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園區。

    9月20日,伽師縣中荔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與廣州江楠農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簽訂2.8億元訂單。(簽約臺左一)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石鑫攝

      目前,伽師縣已完成8000畝新梅出境果園注冊備案和出境水果包裝廠注冊備案。這意味著我和我的小伙伴們會乘坐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走向國際市場,為新疆水果代言。

      在我的家鄉伽師縣,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讓我們這些新梅富含花青素、維生素??寡趸?、促消化,是我引以為傲的“技能”,為此我被大家譽為“果中之王”,成為了高端水果市場的后起之秀。每年成熟之際,就會有很多客商前來采購。

    伽師縣英買里鄉拉依力克村農民把采摘下來的新梅送到設在地頭的收購點。(資料圖)陳晨 攝  

      8月21日,新疆今年首趟新梅冷鏈專列開行,32只冷鏈集裝箱滿載720噸新梅從喀什開往西安,有好多好多“兄弟姐妹們”都在這趟車上,也有很多新梅陸續乘上飛機、火車、汽車去往了北京、上海、廣東以及東南亞等城市,實現了走出新疆、走進全國、走向世界的夢想。

    8月21日上午,伽師新梅鐵路冷鏈物流班列從喀什火車站緩緩駛出,奔向西安。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韓沁言攝

      今年的新梅采收季,伽師縣共采摘新梅15.1萬噸,都已銷售一空,僅新梅一項帶動全縣40萬農民人均增收5650元。我的主人克日木江·阿不力米提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依靠種植新梅,他家的日子越來越好。讓我們通過視頻認識一下我的主人吧。

      在伽師縣,像我的主人一樣通過新梅致富的農民有很多。在當地縣委、縣政府,援疆省市的引領下,家鄉的新梅產業逐步做大做強,開啟了產業振興之路。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件開心的事情。7月28日19:30,隨著夜幕緩緩降臨,“排排坐,吃果果,你一個來我一個,伽師新梅,亞克西!”字樣開始在廣州塔上滾動出現,伴隨著文字出現的,還有兩顆令人垂涎欲滴的新梅,家鄉的特色農產品——也就是我們,伽師新梅正式亮相小蠻腰。

      我相信,我們新梅家族和主人們的未來會像小蠻腰的燈光一樣,明亮耀眼。

     ?。ㄕ希汗披惛锬恕ぐ瑺柨?nbsp;素材來源:天山網 佛山發布)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酸果果”變身“金豆豆” 沙棘憑實力“出圈”

    和恐龍一個時代,在地球上生存超過兩億年!

    根、莖、葉、花、果都具有食用和藥用價值,有“維C之王”之稱!

    極耐干旱,還能改善生態環境!

    哇哦,這是什么“神仙”植物?

    答案在這里。

    視頻節選自《豐收節·賽果大會·地州擂臺賽丨黑豆豆、金果果和甜蜜蜜,三個水果一臺戲》。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

      華麗變身 戈壁生金

      深秋時節,青河縣10萬畝沙棘進入采摘季,各大沙棘種植地又熱鬧了起來。熟練的沙棘采摘工們手持剪刀穿梭在沙棘林間,隨著手中剪刀上下翻飛,糖葫蘆串似的沙棘枝條一根根往下落,不到兩分鐘,沙棘樹的部分枝干就顯露出來。另一邊還有幾臺采收機器與人工采收“同臺競技”。

      在查干郭勒鄉科克玉依村種植大戶王軍華的記憶里,小時候可沒這樣熱鬧的場景,雖然常見這種果子,但因為酸澀味較重,很多人吃不慣,都叫它“酸果果”。

      而如今,“酸果果”搖身一變,變成了這一方百姓增收致富的“金豆豆”。王軍華和鄉親們一起依靠種植沙棘,也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多元發展 茁壯成長

      昔日無人問津的小漿果沙棘是如何成為一個興縣富民的特色產業的呢?這要從它的成長歷程說起了。

    mmexport1664261735926

    青河縣阿格達拉鎮沙棘林里,采摘工正在忙碌采摘。王聚紅 攝

      2001年,小小的沙棘果在青河縣開啟了成長之路。早期愿意嘗試種沙棘的村民不多,加上缺乏技術,管理粗放,導致沙棘果質量參差不齊,無法帶來理想的收益。

      引種試種、攻克育苗技術難關、建立規?;l展基地,沙棘在青河縣邁過一道又一道坎。

      2012年,青河縣國家大果沙棘良種基地正式落成。每年該基地育苗區可繁育大果沙棘良種壯苗300余萬株。

      隨著種植技術不斷提高,青河縣又打出整合分散土地、設施栽培、金融扶持等一系列組合拳。

      2015年9月,新疆首個小漿果研究中心正式落地青河縣。

      2018年,青河縣啟動阿熱勒和阿克達拉兩個沙棘特色小鎮建設,打造特色產業與旅游觀光相融合的發展模式。良好的環境吸引大批疆內外游客紛至沓來,帶火了民宿、農家樂等鄉村旅游。

      2020年,青河縣建成5000畝特色林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還投入大果沙棘特色林果業發展項目資金5000萬元,用于3萬畝退化林修復。

      2022年,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在青河縣增設“沙棘產業園”。

      截至目前,青河縣野生沙棘林和人工種植沙棘林近10萬畝,掛果面積3.8萬畝,年產量達6000噸。青河縣還陸續建成數家沙棘產業龍頭企業,研發速凍果、干果、濃縮果汁、果醬、果汁飲料等常規制品,以及沙棘精油、果粉等高附加值產品。

    今年年初新疆慧華沙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產品沙棘果糕深受顧客喜歡。青河零距離供圖

      實力“出圈” 未來可期

      就這樣,在青河沙棘的這條成長路上,青河縣委和縣政府帶領當地種植戶已經走了20余年。如今,大片的沙棘標準化生產基地快速建成,規模經營面積也從2001年的5000畝發展到目前的10萬畝。

      從一枚無人問津的小漿果,到一個興縣富民的特色產業,青河沙棘憑實力“出圈”,成為了青河縣的“金字招牌”,讓這樣一個生態環境脆弱的縣域,走向了綠富同興。

      這條路還很長,但值得相信的是,青河的沙棘和有沙棘的青河未來可期。

    延伸閱讀

      沙棘屬于落葉型灌木,具有耐旱、抗風沙特性。食藥兼用,富含多種天然維生素。新疆沙棘種植重點布局在阿勒泰地區、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區4個地州7個縣。

      眼下,各地沙棘進入采摘季,豐收畫卷正徐徐展開。


      9月26日,在托里縣鐵廠溝鎮一處沙棘林里,一顆顆沙棘果在陽光下閃耀光芒,掛滿枝頭。紅彤彤的沙棘果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宛如顆顆晶瑩剔透的紅寶石。汪許東 董植元攝

      9月,溫宿縣吐木秀克鎮以東5公里處的黃羊灘綜合治理區,2萬畝沙棘陸續成熟,一串串金黃色的果實掛滿枝頭,農民正在采摘、搬運,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艾則孜·沙木沙克攝


    金秋時節,阿合奇縣庫蘭薩日克鄉萬畝戈壁生態沙棘林紅果遍野、果香四溢,當地民警幫助果農搶收沙棘果。劉鵬 攝

      近日,布爾津縣萬畝早熟品種沙棘陸續進入成熟期,在也格孜托別鄉丹麒農林發展專業合作社沙棘基地,橘紅的沙棘果掛滿枝頭,農民忙著采摘。布爾津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ㄕ希汗披惛锬恕ぐ瑺柨?素材來源:天山網 阿勒泰零距離 青河零距離 布爾津縣融媒體中心)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枸杞“跳出”保溫杯之后……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

    說到枸杞,很多人想到的只有中年人的標配枸杞泡水。

    今天,為了消除你對枸杞的這種“刻板印象,

    貼心的小編要給大家“補補課”了,

    帶大家看看新疆枸杞成功“跳出”保溫杯后的精彩“人生”。

    視頻素材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精河縣融媒體中心 剪輯:古麗革乃·艾爾肯 配音:古麗革乃·艾爾肯

    種植戶在精河縣托里鎮克孜勒加爾村生態枸杞種植基地采摘枸杞鮮果。 賽永杰攝

    在精河縣托里鎮基布克村枸杞種植基地內,晾曬著的枸杞。賽永杰攝

      枸杞熟了

      精河縣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光熱資源豐富,枸杞品質上等,也因此被譽為“中國枸杞之鄉”。眼下,精河縣10萬余畝枸杞喜迎豐收,紅彤彤的枸杞像一顆顆瑪瑙掛滿枝頭,田間地頭到處是采摘工人忙碌的身影。

      枸杞含甜菜堿,氨基酸,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鈣,磷,鐵等成分。對人體健康有益,但是要注意把握用量。過量食用枸杞會使人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紅脹不舒服等。在這里小編要“敲黑板”啦!枸杞雖好,可不能貪吃哦!

    精河縣天山果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挑選枸杞。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仲兆豐攝

    精河工業園區,新疆精杞神枸杞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員工正在檢查產品包裝。于蘇甫·艾尼 攝

      枸杞變了

      在精河縣,這段時間忙碌的不僅是枸杞種植戶,在各加工車間內,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被采摘的枸杞正在經過高規格“安檢”,產業工人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使枸杞產業鏈不斷延伸,賦予枸杞新顏值、高身價。

      枸杞鮮果、原漿、枸杞維生素飲料、枸杞蘋果醋飲料、枸杞精釀啤酒、卡瓦斯、巧克力豆、枸杞酵素、枸杞籽油……多款枸杞深加工產品陸續亮相,精河枸杞正通過不同的新形象走向國內外市場。

    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亮相的各種枸杞啤酒。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張萬德攝

      農民富了

       枸杞不僅讓精河縣的種植戶獲益,還帶動了周邊的富余勞動力就近務工,讓農戶在家門口就業,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與此同時,生態枸杞種植還改善了種植區生態環境。

      據統計,精河縣現有枸杞種植戶1.8萬戶,年產量達1.6萬噸,產值超過6億元,占全縣農業產值的35%。為滿足精加工產業對原材料需求,今年精河縣在原有枸杞種植面積基礎上新增10萬畝,三年后開始掛果,枸杞已成為拉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直播達人朱虹美(右)利用網絡直播銷售精河枸杞。資料圖

      枸杞“紅”了

      如今,精河枸杞在互聯網平臺上成了名氣旺盛的“網紅”,就在前段時間還上了央視,新聞頻道、農業農村頻道、總臺央視新聞各媒體平臺直播報道了精河縣10萬畝枸杞豐收盛況。另外,在很多推介精河枸杞的電商達人直播里,經常有網友隔空喊話,表達著對枸杞的喜愛。

    “精河枸杞,我就是你找的中年人,快跳進我的保溫杯!”

    “作為朋克養生的年輕人,枸杞啤酒我需要你!”

    “精河枸杞,我的中年就靠你了!”

    ……

    這些“潮評”“翻譯”過來就是→沒錯了,是真愛!

    圖片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

    還有“跳出”保溫杯的精河枸杞。

    小編的這堂課今天就講到這里,

    最后,讓我們一起祝愿精河枸杞,

    “Go, 起飛!”

     ?。ㄕ希汗披惛锬恕ぐ瑺柨?素材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天山網 博州零距離 精河縣融媒體中心)

      相關新聞: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酸果果”變身“金豆豆”  沙棘憑實力“出圈”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新梅出疆記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寒露時節,給你分享一份獨家“蜜”方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今天15時22分,我們迎來一年里

    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

    寒露

    天氣雖然逐漸轉寒,天山南北仍熱鬧歡騰

    水果陸續成熟,點綴大地斑斕

    干燥的秋季宜食潤燥滋養的新鮮瓜果

    喜獲豐收的庫爾勒香梨、阿克蘇“冰糖心”蘋果、喀什大石榴

    忍不住露臉“搶鏡”

    想和網友一起分享這份獨家“蜜”方


    不是所有的香梨都叫庫爾勒香梨

      眼下正值庫爾勒香梨上市時節,當你品嘗今年的庫爾勒香梨時,是否覺得格外甜呢?這是因為,今年有近10萬噸的“樹上熟”香梨入市銷售,這種香梨含糖量更高,品質更好,口感更上一層樓。

    在庫爾勒市哈拉玉宮鄉的梨園里,成熟的香梨掛滿了枝頭,種植戶在采摘香梨。馬愉 攝

      “庫爾勒香梨一般生長146天就成熟采摘,超過這個時間的香梨成熟度會更高,而達到166天以上的香梨一般叫“樹上熟”香梨,這種香梨皮更薄、含糖量在13.5度以上,甚至更高?!卑鸵艄忝晒抛灾沃輲鞝柪障憷鎱f會會長盛振明說,往年庫爾勒香梨要到9月21號基本采收完畢,而今年這個時間才開始大量下果,因此,生長周期更長的“樹上熟”香梨產量大幅增加,有近10萬噸,約占今年庫爾勒香梨產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每三個庫爾勒香梨可能就會有一個是“樹上熟”香梨,消費者會明顯感受到今年香梨的品質更高,更好吃。

    在庫爾勒市阿瓦提鄉的梨園內,采摘工正搬運香梨。劉煥召 攝

      據了解,今年庫爾勒市香梨種植面積40余萬畝,預計產量30余萬噸,目前,采收入庫工作已進入尾聲,90%以上的庫爾勒香梨已轉運至保鮮庫,銷售工作已同步展開。

      香梨寄語:不是所有的香梨都叫庫爾勒香梨,但我希望能“飛”到你的城市里,滋潤到你肺里。祝你實現“梨”想。


    阿克蘇“冰糖心”,甜到你心里

      阿克蘇地處天山南麓,氣候干燥、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使得這里種植的蘋果含糖量高。深秋降霜后,這里的蘋果果心部分會像“冰糖”般晶瑩剔透,甜度、口感也達到最佳,脆甜可口的“冰糖心”蘋果也廣受消費者喜歡。

    帶“冰糖心”的阿克蘇紅旗坡蘋果。資料圖

    阿克蘇紅旗坡“冰糖心”蘋果正在裝箱,準備“飛”往全國各地。資料圖

      阿克蘇地區“冰糖心”蘋果核心產區之一——阿克蘇地區紅旗坡農場集成國內外蘋果先進技術和理念,落實優質豐產技術,施有機肥,以生物防治為主,通過推廣一系列標準化措施,不斷提高果品品質和產量,促進了阿克蘇蘋果提質增效,生產的蘋果達到生態健康果品標準,促進了生態可持續發展。

      隨著“冰糖心”蘋果掛果面積的增加,阿克蘇地區攜手京東商城、蘇寧易購、淘寶等主流電商,推進“疆果東送”“十城百店”等,使果品產得出、有銷路。

      蘋果寄語:你吃過比我還甜的蘋果嗎?我就是你的“甜”心寶貝,一口咬下去,甜到你心里。祝你“蘋”安如意。

      

    喀什石榴:我就是最甜的“籽”

      這幾天,喀什市伯什克然木鄉的1.48萬畝石榴迎來了豐收季。石榴園中果紅葉綠,果農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享受豐收的喜悅。

      果園里,果農們忙著采摘石榴;果園外,線上線下齊發力,多措并舉拓寬石榴銷售渠道。在喀什市伯什克然木鄉杏花村的電商收購平臺,工作人員正在將收購的石榴裝箱、打包,通過快遞運輸將品質最優的石榴送到千家萬戶。

      喀什市伯什克然木鄉杏花村村民艾孜提馬爾·阿布都如蘇力是村里的“直播達人”,從9月份石榴成熟開始做直播帶貨,每天能賣800-1000箱,發往全國各地,截至目前已賣出去5噸石榴。

    村民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售賣石榴??κ彩腥诿襟w中心供圖

    成箱的石榴發往全國各地??κ彩腥诿襟w中心供圖

      近年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鄉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和重要基礎,結合原有產業基礎,重點突出產業提質增效發展,采取“鄉領導包聯+技術專家及鄉林果業站干部技術指導+村黨總支監管+種植戶管理”的方式,進一步形成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路子,這里的百姓生活也如同這里的石榴一樣紅紅火火,越來越甜。

      石榴寄語:我就是這個地方最甜的“籽”,紅紅火火惹人愛。祝你“榴”芳百世。

     ?。ㄕ希汗披惛锬恕ぐ瑺柨?迪木娜·吾斯爾汗 素材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天山網 喀什市融媒體中心 )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采棉大場面!“點棉成金” 百看不厭

    國慶期間,“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吸引了眾多觀眾,新疆單元更成為熱門打卡地

    一張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棉田里,采棉機在采收棉花的照片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一位觀眾在這幅照片前駐足良久,感慨地說:

    “什么花最好看?我看新疆的棉花最好看!”

    金秋時節

    豐收的喜悅遍布天山南北

    看,新疆棉花,開了!

    嚯~~~~這么多棉花,怎么收呢?

    ↓↓↓↓??????????????↓↓↓↓

    一望無際的棉田雪白一片

    一臺臺大型采棉機在棉海里來回穿梭

    “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采收棉花看我的!”

    圖片來源:新華社

    連日來,塔河兩岸機器轟響

    阿克蘇地區的數百萬畝棉田里

    1100余臺采棉機大顯神威

    烏蘇市今年棉花畝產量預計可增長至375公斤

    500多臺采棉機整裝出發

    機采率達99%

    棉花產業走上了優質、高效發展之路

    棉花機械化采收率100%的瑪納斯縣的棉田里正忙得熱火朝天

    瑪納斯縣南靠天山,北擁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農業基礎設施齊全、土壤肥沃

    光熱水土資源豐富,適宜種植棉花

    年產皮棉14萬噸,是國家級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

    由于南北疆氣候及棉花品種不同,新疆棉花采收基本按照“先北后南”順序進行

    在天山南北的田間地頭,大型采棉機穿梭在白色花海中,處處一片繁忙的景象

    “點棉成金”新疆棉農好開心

    一臺采棉機平均每天可采收700多畝棉花

    相當于1000名拾花工勞動量的總和

    采收速度和棉花質量大大提高

    最快30分鐘

    是的,你沒看錯

    30分鐘就能吐出一個重量為2.5噸的大棉包

    大家喜歡叫我“大金蛋”或者“金墩墩”

    除了自走式打包采棉機的強力保障

    各涉棉企業棉花收購、加工、銷售等工作也隨之啟動

    (整合:廖映月 素材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央視新聞客戶端、烏蘇市融媒體中心、瑪納斯縣融媒體中心、新疆共青團、阿克蘇日報、新疆廣播電視臺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關于棉花,我們來聊點不一樣的

    全疆各地棉花采收也有一段時間了

    除了錯過就要再等來年的采收大場面——“點棉成金”

    小編發現,關于棉花

    還有很多不一樣的精彩

    ↓↓↓↓

    純純新疆產的采棉機去北京參展了

    在北京展覽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室外展區,一臺橘紅色機身、黃色采棉頭的采棉機分外引人注目。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于雷 攝

    長10.28米、高5.3米,凈重34噸

    橘紅色機身、黃色采棉頭

    一次可以收六行

    棉花采收、打包一體化

    自主導航、自動打包控制、故障自診斷、數據遠程監控

    集多項“黑科技”于一身

    每天可采收500畝棉花

    你說,厲不厲害?

    什么?聽說棉田里出了個“活寶”?

    走走走,我們看看去
    ↓↓↓↓

    單株結桃120個,棉花大哥玩兒上“凡爾賽”

    哇塞,這“棉花王”也太好看了吧!

    說到“凡爾賽”博樂市烏日木則格得村村民宋清河表示有話要說

    ↓↓↓↓

    我家有兩臺采棉機,一個能‘下蛋’一個半自動

    種了“致富花”,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不少農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聽說大家都住上了大別墅

    記者忍不住問宋清河:“您家住別墅了嗎?”

    哈哈,住了住了。”宋清河露出了質樸的笑容

    ↓↓↓↓

    “你說是別墅,我看著它只是300多平方米的‘大平房’”

    聽到宋清河的笑聲,小編深深地感受到棉農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已經溢出屏幕了

    棉田越來越大,現代智慧農業與新疆棉農越來越親密

    ↓↓↓↓

    一個人管理5000畝棉田,很輕松

    一個人輕松管理5000畝棉田的背后

    展示的是科技的力量

    有了高科技護航,新疆棉花種植水平達到并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新疆棉花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和話語權正在不斷增強

    ↓↓↓↓

    增產!節水!新疆棉花栽培技術在烏茲別克斯坦再獲成功

      10月3日,一處位于烏茲別克斯坦的棉花示范推廣基地內,采用新疆棉花栽培技術的棉田平均畝產達到410公斤,較去年穩步提升,同時節水量達到50%以上,這為該國的棉花節水栽培提供了重要借鑒。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看了這么多棉田里的“凡爾賽”

    不去棉田里看看怎么行?

    金秋時節,新疆棉花陸續吐絮綻放

    潔白的棉花如云海一般——

    收割“云?!?,這畫面可真好看

    看著朵朵新棉及時歸倉

    是不是超級治愈!

     ?。ㄕ希毫斡吃?素材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七師胡楊河市融媒體中心、新疆共青團、烏魯木齊晚報)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看!新時代“棉娃娃”成長記

    從春天出發到深秋

    從播種開始到收獲

    從一粒種子變成各式各樣的產品

    “閃”大眾眼簾

    新疆棉花成功“出圈”

    做到世界頂級

    它憑什么這么“?!?/p>

    一起了解新疆棉花成長記

    汪志鵬 攝

      播種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時節,在新疆廣袤的田野上,一幅幅現代化棉花春播圖惹人眼球。因地域廣闊、氣候差異大,新疆棉花春播自3月下旬由南向北逐步推進。隨著一排排農機在田野中行進,一行行整齊的地膜鋪滿田野,極具藝術感、科技感。

    博湖縣博斯騰湖鄉棉田里,新型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播種機在工作。

      這種大型農機雙膜播種機裝有北斗導航系統,近些年普遍用于新疆各地的春播,在北斗導航系統引導下,農機如同有了“眼睛”,按照設定路線自動駕駛,一次性完成鋪膜、鋪滴灌帶、播種、覆土等,極大提高了機車的作業面積和作業的精準度。無人機、北斗導航拖拉機、農事記錄儀、采棉機、土壤傳感器……這些“黑科技”成了新疆無數棉農增收致富的“法寶”。

    莎車縣棉農正利用新型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播種,采取干播濕出的方式進行鋪設滴灌帶、鋪膜、播種等作業。

      春播期間,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媒體直播了新疆棉花春播畫面,智慧農機在廣闊棉田作業的宏大場面,贏得網友們紛紛點贊。

    “新疆果然科技范實足,點贊”

    “中國科技日新月異”

    “舒適!新疆棉花春播畫面好絲滑”

    “好壯觀啊,我都想去新疆種棉花了”

    ……

      收獲

      3月種4月苗5月蕾6月花7月桃8月絮,小小的棉種在棉農的精心照顧和各種高科技的呵護下,“棉娃娃”長大啦!眼下,新疆的棉花又開了,棉農樂得合不攏嘴,豐收的“大場面”再一次席卷而來。

      10月12日,由石榴云客戶端發起的大型聯動直播《全國百家媒體同步直播/新疆棉花朵朵開》帶著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的網友,在世界頂級棉花產地觀賞了一場特別的新疆魔術“大變棉田”直播:一望無垠的白色花海變出一個個圓滾滾的大“金蛋”,變成一包包干干凈凈的“方塊糖”,變成了貼身貼心的紡織品;而“大塊頭”棉花采收一體機更是變身“拾花工”,在棉田里“大快朵頤”;“90后”年輕人變身新農人,通過現代農業科技手段變著花樣種地管地,兩個人就能管3000畝棉田……

    直播回放丨全國百家媒體同步直播/新疆棉花朵朵開

    微博網友留言截圖。

      蛻變

      隨著朵朵新棉及時歸倉,各涉棉企業棉花收購、加工、銷售等工作也隨之啟動,“棉娃娃”們乘著汽車唱著歌兒來到加工廠,開啟了“蛻變之旅”。在這里,“棉娃娃”們領上了自己的“身份證”。

      在新疆有名的棉花種植大縣巴楚縣,近幾年圍繞棉花產業優勢,形成了以棉花選種育種、?;N植、籽棉加工、紡紗紡織、制衣、服裝加工、交易、運輸等環節的全產業鏈,棉花就地轉化率達100%。一朵朵棉花在勤勞又智慧的新疆人手中“蛻變”,去往更加廣闊的天空“翱翔”。

    近日,“遇見博爾塔拉”主播陳亭在棉田里直播推薦新疆優質棉花產品時

    有網友不“淡定”地留言催促

    “上鏈接!”“要網購!”

    還有很多網友疑慮

    新疆棉的產品值不值得沖啊

    就沖“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這句話

    必須放心地沖啊

    最后,小編祝各位喜歡新疆棉花的網友

    如同咱們的新疆棉花一樣

    溫暖好看

    (整合:古麗革乃·艾爾肯 廖映月 素材來源:天山網、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在新疆的晚秋“玉”見你

    春江水暖,野菜最鮮

    夏日炎炎,西瓜味甜

    秋來風起,玉米解饞

      玉米是新疆秋糧主要作物。目前,已收秋糧作物中,玉米已完成收獲1460余萬畝,同比增加80余萬畝,占應收面積的98%,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區等多個玉米產區已全部收完。玉米和玉米也有不同,都有哪些種類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


      制種玉米為豐收提供“芯”動力

      不同于我們從市場上買來吃的玉米,制種玉米是專門用來做種子的,優良的制種玉米顆粒飽滿、金燦燦的,每一顆玉米種子都能長出非常好的玉米,為來年的豐產豐收打下基礎。

      新疆是我國第二大玉米制種基地,玉米制種量位居全國第二,玉米種子加工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最近,上了央視的瑪納斯制種玉米火出了圈,市面上的優良制種玉米一??梢再u到一毛錢。

      瑪納斯縣是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近年來,通過標準化生產、規?;N植、集約化經營、機械化作業、信息化管理,制種玉米產業實現了生產專業化、加工機械化、質量標準化,種子出芽率更高、果實顆粒飽滿。所以,按“?!辟u,賣的是品質。

      近年來,瑪納斯縣大力發展玉米制種產業,積極推進標準化生產、規?;N植、信息化管理,制種玉米產業體系日趨完善,制種玉米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8.6%,培育出的制種玉米可以保障每年約62萬畝玉米的用種需求。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瑪納斯縣已發展繁育基地3萬畝,每年可帶動約3000戶農戶增產增收。


    青貯玉米喜豐收 牛羊越冬不用愁

      金秋時節,新疆各地青貯玉米迎來了大豐收,那你知道青貯玉米是什么嗎?和普通玉米有什么區別?又有哪些用途?話不多說,戳視頻↓↓↓告訴你。

      青貯玉米具有生產周期短、種植密度大、產量高、營養豐富等優點。青貯玉米粉碎發酵后就會變成柔軟多汁、適口性好的粗飼料,具有“草罐頭”的美譽,是牛羊的主要食料之一。過冬的口糧備足了,牛羊們可以肚子飽飽,幸福滿滿地越冬啦。

    新疆青貯玉米豐收,3米高玉米全程機械收割大場面

      正值青貯玉米豐收的時節,種植戶正在快馬加鞭,為牲畜越冬備足“口糧”。


    鮮食玉米,童年記憶里的那些香甜

      玉米,是我們金黃色童年的香甜味道,從爆米花到烤玉米,從玉米面馕到玉米粥……小小玉米,為我們留下了一份獨家記憶。

      入秋以后,新疆各地的鮮食玉米陸續上市,博樂、福海、沙灣、特克斯、尼勒克等地的鮮食玉米都為當地的經濟作出了貢獻。這些鮮食玉米香甜可口、營養價值高,正逐漸成為餐桌上的“新寵”。

      一根根剝了皮的玉米通過機械傳送帶進入加工流水線,經過清洗、高溫殺菌等多道處理工序后,變成鮮食玉米,發往全國各地,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地銷量十分可觀。

      博樂某食品公司副總經理崔永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自豪地說:“普通的玉米一般都是論斤賣,而我們的玉米是論根賣,根據品相、棒長短,將玉米分成不同等級,市場零售價一根可以達到5-10元,價高還暢銷。 ”


    秋風吹過田野

    “豐”光十足

    玉米“金”滿倉

    這樣的豐收盛景

    “玉”見了,就迷上了


     ?。ㄕ希豪钅?素材來源:央視網、中國農網、天山網、新疆民族團結一家親公眾號、博湖縣融媒體中心、特克斯縣融媒體中心、新和縣融媒體中心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秋收紅色盛景,AI為你畫出來


    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

    如果有人問你想到了什么顏色,你會怎么選擇?

    今天小編想到的是紅色——熱烈、有力的色彩。

    在新疆的秋天,紅色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在田野里,在人們的視線里。

    新疆的秋收紅色盛景有多美?AI為你描繪出來。


    ——||戈壁灘上一片紅||——


      金秋時節,在沙灣市安集海鎮,火紅的辣椒如同給大地鋪上了紅色地毯,那宏大的曬辣皮子的場景會讓人驚!呆!了!

      安集海鎮素有“中國辣椒之鄉”美譽。這里的辣椒除了很少的一部分用于鮮食和制作辣椒醬之外,其余的部分在采收完之后都會被拉運到20多公里以外的戈壁灘。那里有一個萬畝的天然晾曬場,從高空俯瞰,戈壁灘上一片片的紅辣椒就像紅色的地毯鋪展開來。

    沙灣縣安集海的辣椒。徐光勇攝

      這些辣椒在戈壁灘上經過7天到20天的“日光浴”,脫水和晾曬后,變成辣皮子,會被銷往國內其他省區市甚至出口國外。據測算,一畝地當地農民收益可達4500元,火紅的辣椒,成了名副其實的“致富椒”。

      近日,安集海辣椒還走進了正在北京舉行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火紅的辣椒正象征著人們的生活紅紅火火。

    登上“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的照片,圖片上安集海鎮的農民用辣椒和玉米在大地上拼出“圓夢小康”字樣。(2020年9月攝)


    ——||又大又甜屬你紅 ||——


      聽說網上流傳這么一句話:中國最好紅棗看新疆,新疆紅棗最好在若羌,若羌灰棗堪稱紅棗當中的“戰斗機”。

      眼下,“中國紅棗之鄉”若羌縣23萬畝紅棗正在采收。

      在若羌縣,紅棗產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2021年,全縣5000多戶棗農近2萬人靠紅棗增收致富,并帶動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438元,在全疆名列前茅。而在2001年發展紅棗產業之前,這個數字還不到2000元。

      20年,一顆顆紅棗讓當地農民收入實現16倍以上的增長,讓若羌群眾脫貧致富,過上了幸福生活。

    豐收的喜悅。若羌縣融媒體中心劉雨娜 攝


    ——||果園枝頭醉人的紅 ||——


      秋天,街上紅如瑪瑙的石榴是水果中的明星。剝開果皮,晶瑩剔透的石榴籽粒更讓人甜到心底。

      進入10月,皮山縣皮亞勒瑪鄉的石榴迎來大豐收。果園里,一棵棵石榴樹上掛滿了色澤鮮艷、個頭飽滿的石榴。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皮山縣的“皮亞曼有機石榴”皮薄、粒大、汁多,最大單果可達1300克,是市場上的搶手貨。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皮亞勒瑪鄉的石榴種植規模已達到2.4萬余畝,今年總產量預計能突破1.6萬噸。

    皮亞勒瑪鄉種植戶正在采收石榴。和田地區融媒體中心記者胡旭東 董瑞強 通訊員木塔力甫·吐送尼牙孜 攝制

      據了解,新疆是我國最早的石榴栽培區,種石榴的歷史久遠。在新疆石榴家族里,有甜口、有酸口,還有的酸甜兼具,個頭有大有小,籽粒也有軟有硬。要吃遍新疆石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新疆的“紅色產業”還有很多

    比如阿克蘇的冰糖心、昌吉州的番茄、溫宿的千畝紅花

    在一個又一個豐收年

    紅色的果實早已成為了

    新疆百姓增收致富的“紅色銀行”

    -END-

     ?。ㄕ希黑w靜  素材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人民日報客戶端、今日新疆、若羌縣融媒體中心、和田地區融媒體中心)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是袁隆平把它們帶到了新疆

    說起海水稻,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有人會認為它們長在海里嗎?吃起來咸嗎?

    其實并不然。

    海水稻也稱耐鹽堿水稻,是一類能在一定濃度鹽堿地中生長的水稻品種。

    海水稻的廣泛種植可緩解耕地壓力、增加糧食產量。

    正是這種特性被袁隆平爺爺看中,

    海水稻被“帶”到新疆,開始了神奇的新疆之旅。

      奔赴千里 扎根新疆

      早在40多年前就來過新疆的袁隆平,對新疆的現代農業發展潛力和空間非??春茫骸靶陆l展農業潛力很大。新疆氣候條件和生態條件好,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水稻生長。日照充足,水稻光合作用就強,積累養分就多;晝夜溫差大,夜晚呼吸作用就弱,養分不損失,水稻容易高產?!?/p>

    在岳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阿熱蓋買村種植的海水稻(資料圖片)。岳普湖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岳普湖縣位于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也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地方。這里土壤鹽堿化嚴重,PH酸堿度高達7.8,90%的耕地中土壤鹽含量超過了千分之十五,被視為“農業的荒漠”。

      2018年開始,袁隆平院士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將岳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阿熱蓋買村作為全國首批鹽堿地稻作改良試驗基地之一,進行海水稻種植試驗。

      這里的農民從小在沙子堆里長大,怎么也沒想到自己能與水稻產生聯系。

      從最初的80畝開始,在岳普湖縣,海水稻試種規模不斷擴大、品種不斷改善?!白屴r業荒漠變良田”,一步步成為現實,越來越多的海水稻扎根新疆。

      不負希望 蓬勃生長

      “我認為,在中國實現耐鹽堿水稻種植1億畝的目標,前景很美好?!痹∑皆菏可暗南M亲寖|畝荒灘變良田。

      如今在這片曾經荒蕪的土地上,希望正向遠方延伸。

      2020年9月25日,測產驗收專家組根據農業部《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方法》中“水稻測產辦法”的要求,在現場嚴格按照測產程序和測產標準進行了田間測產。岳普湖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科研人員年復一年的精心培育、呵護下,測產數據顯示:

      2019年,岳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阿熱蓋買村耐鹽堿海水稻實驗基地海水稻平均畝產達546.74公斤。

      2020年,平均畝產達548.53公斤。

      2021年,平均畝產達到575.3公斤。

      戈壁良田 稻香豐年

      又是一年秋來“稻”。眼下,在岳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阿熱蓋買村耐鹽堿海水稻實驗基地里,金燦燦的稻田整齊排列,顆粒飽滿的稻穗壓彎了稻稈。

    圖片

    沙漠旁的岳普湖縣海水稻種植基地(資料圖片)。新華社記者高晗攝

      這片附著白色鹽殼的土地,實現了戈壁生“金”。最初的期待和不可思議,如今變成了現實,這里的農民也見證了從戈壁到良田的變化。

      經過連續幾年的稻作改良,這片土地的鹽堿度從17‰降到了2‰,岳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實現了稻麥雙季雙豐收。

      今年5月22日,在鐵熱木鎮喀拉托格拉克村2000畝耐鹽堿海水稻大田里,袁隆平海水稻團隊——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技術人員和當地群眾用機械插秧作業。岳普湖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今年5月,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開始在岳普湖縣鐵熱木鎮規模種植海水稻2000畝,在三到五年內,將通過種植海水稻對這片鹽堿地進行改良,達到變成良田的目的,給當地農民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也帶動周邊的村民共同致富。

    岳普湖縣海水稻種植基地(資料圖片)。岳普湖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把一生浸在稻田里

    把功勛寫在大地上

    讓我們厲行節儉

    表達對袁隆平院士最深切的緬懷

    ?。ㄕ希汗披惛锬恕ぐ瑺柨?素材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天山網 新疆新聞聯播 岳普湖縣融媒體中心)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你吃的糖,或許來自新疆


    新疆,多味交織,甜是其中最不容忽視的一種。

    新疆有多甜?

    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需要我們從自家的糖罐里尋找。

    在中國的制糖行業,一直有“南甘蔗,北甜菜”的說法。幾乎每個人的家里,都有日常調味品白砂糖的蹤跡。

    白砂糖提取自甜菜,而新疆則是國內甜菜糖主產區之一。



    ——||“甜美基因”讓生活更甜||——


      人們都喜歡吃糖,吃糖能給人帶來幸福感,通常我們所說的糖指的是蔗糖,而蔗糖只來源于兩種作物,一種是熱帶地區的甘蔗,另一種就是溫帶和寒溫帶地區的糖用甜菜。

      甜菜產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在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甜菜目前也是保障我國食糖安全不可或缺的作物。

    在沙灣市,甜菜收割機械正在忙碌作業。沙灣市融媒體中心 孫志坤 攝

      在我國,糖用甜菜現主要分布于北緯40°以北,包括東北、華北、西北三個產區,新疆、內蒙古、黑龍江、河北以及甘肅為主要產地。近年來,新疆每年種植甜菜的面積在100萬畝左右。

      據了解,新疆種植甜菜由來已久,大面積種植已經有半個世紀,上世紀60年代初石河子“八一”糖廠投產,當年甜菜播種面積達到5萬余畝,2021年新疆甜菜種植約86萬畝。到2021年,新疆共計有15家糖廠。


    ——||“小甜蜜”帶動大產業||——


    萬畝甜菜堆積如山,場面太壯觀。昭蘇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十月中旬,昭蘇縣10.6萬畝甜菜收割接近尾聲,畝產值達4至5噸,收獲后的甜菜堆積在田間地頭,空氣里都充滿了收獲的甜蜜。

      通過不斷探索現代農業生產管理方式,新疆甜菜糖產業在國內同行業內率先實現了整地、播種、中耕、采收全程機械化作業。

    察布查爾縣2.7萬畝甜菜進入收獲季節,大型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地頭甜菜堆積如山,一片繁忙的豐收景象。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融媒體中心

      特克斯縣喬拉克鐵熱克鎮阿河西村村民馬永成說:“今年我家的3000畝甜菜全部用機械化進行收割,省事又省力,機械化收割一天就可以收300畝。收割的甜菜也早在年初就被糖廠預定了,今年產量好,一畝地可收5-6噸左右,除去成本,3000畝地可增收100萬左右?!?/p>

      在新疆甜菜種植方面,新疆各地的糖企訂單式產業為鄉村振興賦能,甜菜從種植到豐收時的機械式打葉、削頂、起拔、裝車到運輸,省時省力、技術到位,更好助力鄉村產業發展。


    ——||甜蜜“豐”景看過來||——


      隨著氣溫下降,新疆昌吉、石河子、伊犁、塔城、巴州、阿克蘇等地甜菜全面進入采收期。甜菜收獲機在田間來回奔波,地頭上甜菜堆積如山,甜菜裝載機正在加緊作業,一顆顆夾雜著泥土的甜菜在裝載機多重過濾裝置下被層層剝離出來,順著十幾米長的傳輸帶滾落到運輸車內。

      農業的精細化規?;l展,企業和市場的有效對接,不僅促進了農業增產,還極大地提振了農戶的種植信心,讓農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小甜菜賦能了鄉村振興。

    金秋十月,五谷豐登。拜城縣老虎臺鄉科克蘭木村的300余畝甜菜迎來了豐收。拜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昭蘇縣10.6萬畝甜菜豐收,機械化作業省時省力。昭蘇縣融媒體中心 巴特那生 攝

    霍爾果斯市伊車嘎善錫伯鄉650畝甜菜豐收,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霍爾果斯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察布查爾縣積極推動甜菜機械化采收,不僅提高了效率,還降低了采收成本。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尼勒克縣烏贊鎮什布克其村看到,大型甜菜收獲機在田間來回奔波。尼勒克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霍城縣1.5萬畝甜菜迎來大豐收?;舫侨诿襟w中心供圖

    甜菜豐收。昭蘇縣融媒體中心 巴特那生 攝

     ?。ㄕ希黑w靜 素材來源:中國新聞網、科普中國、新華社、昭蘇縣融媒體中心、霍城融媒體中心、拜城縣融媒體中心、沙灣市融媒體中心、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融媒體中心、尼勒克縣融媒體中心、霍爾果斯市融媒體中心)


    一年一度秋收盛會丨“蘋”心而論,是真的甜

    新鮮!脆甜!多汁!

    阿克蘇冰糖心蘋果抓住金秋時節的尾巴

    迎來了豐收季

    在陽光照射下,阿克蘇冰糖心蘋果非常誘人。阿克蘇地區蘋果協會供圖。

    假如新疆的果子們也有朋友圈

    會是什么樣的呢?

      眼下,阿克蘇各地蘋果園里一派忙碌景象,冰糖心蘋果帶著滿滿的“甜蜜”,走上疆內外各族群眾的餐桌。

      冰糖心從何而來?

    來源:阿克蘇零距離 手繪/制作 方紫崴

      阿克蘇地區是冰糖心蘋果主產區,這里的蘋果憑借香氣濃郁、汁多味甜等獨特口感和優良品質,深受消費者青睞,每到收獲季節,訂單供不應求。

    果農正在挑選蘋果。金曉攝

      阿克蘇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典型的沙質土壤,加上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可以更好地讓蘋果果實著色和糖分積累,糖分在果核部分堆積形成了透明狀,造就了冰糖心。

      每年阿克蘇冰糖心蘋果的采摘時間嚴格控制在10月25日之后,含糖度18%-21%,遠超普通蘋果的13%。

      高海拔、充足光照、晝夜溫差、天山雪山融水澆灌、超長生長期以及嚴格控制采摘時間,造就了阿克蘇冰糖心蘋果擁有“水果皇后”的美稱。

    又紅又大的阿克蘇冰糖心蘋果。阿克蘇地區蘋果協會供圖。

      溫宿縣柯柯牙百萬畝果園就是阿克蘇冰糖心蘋果的主產區之一,這里曾經是一片無人居住的荒灘戈壁,常年風沙肆虐,當地各族干部群眾從阿克蘇河引水修渠,啟動了柯柯牙綠化工程。如今,這片戈壁荒灘已經成為南疆產量最高的林果業產區,其中,阿克蘇蘋果就是最耀眼的“金字招牌”。

      這幾年,得益于阿克蘇地區深入實施林果業提質增效工程,阿克蘇各地緊盯關鍵技術落實,加強科學配水灌溉、修剪、施肥等,使蘋果品質得到大幅提升。今年阿克蘇地區蘋果種植總面積約51.3萬畝,掛果面積約48萬畝,預估總產量約80萬噸以上。

      冰糖心產得多賣得好

      隨著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提高,阿克蘇冰糖心蘋果遠銷疆內外。每到成熟季,眾多客商、采購商就會云集阿克蘇,爭相洽談、采購。同時,阿克蘇地區攜手京東商城、蘇寧易購、淘寶等主流電商,推進“疆果東送”“十城百店”等,使果品產得出、有銷路。

    金華援疆“疆果東送”千噸蘋果運輸車輛。金曉攝

      在10月29日晚舉行的金華市援疆指揮部“疆果東送”千噸蘋果首發儀式上,今年首批通過金華援疆“十城百店”銷售網絡銷往浙江的30噸阿克蘇冰糖心蘋果啟運,5天后抵達浙江金華。

      阿克蘇冰糖心蘋果不僅滋潤了消費者的味蕾,也甜上果農心頭,成為他們的“致富果”“幸福果”。

    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多浪紅果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蘋果園里,紅彤彤的蘋果綴滿枝頭。阿克蘇地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郭友君 攝

      這幾天,阿克蘇市依干其鎮尤喀克巴里當村果農趙紅光一家都在忙著采摘蘋果。作為村里的蘋果種植大戶,趙紅光還牽頭成立了阿克蘇多浪紅果品農民專業合作社,把阿克蘇冰糖心蘋果銷到全國各地,帶動了尤喀克巴里當村以及附近果農增收。

    近日,在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紅旗坡片區管委一果園內,果農正在對蘋果進行分選、包裝。阿克蘇地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郭友君 攝

    阿克蘇冰糖心蘋果經歷了超長日曬

    熬過了低溫霜凍

    吃了“苦中苦”

    成為了“果上果”

    這樣的蘋果,“蘋”心而論,是真的甜!

     ?。ㄕ希汗披惛锬恕ぐ瑺柨?素材來源:光明日報 天山網 阿克蘇地區融媒體中心 阿克蘇市融媒體中心 阿克蘇地區蘋果協會)

    你看,秋天的顏色,是金黃的。

    豐收的谷子沉甸甸的,金黃的顏色映襯在村民和工作隊隊員的臉上,喜悅溢于言表。

    攝影:張濤

      那無暇的潔白是“色盤中調不出的”唯美。這些炸蕾吐絮的棉花在風中輕搖,溫暖又純潔的花,一朵朵抱成團。把他們抱在懷里,嗅一嗅陽光的味道,怎能讓人不歡喜呢?

    攝影:陳軍強

    紅薯厚重深沉的紅色,讓人遠遠地望見就打心眼兒里覺得踏實可靠——

    何況身處這一眼望不到邊的紅薯地呢,多么喜氣洋洋!

    攝影:秦梅花

    綠色生機勃勃,充滿希望;黃色明亮清新,充滿活力。

    懷抱水稻的大姐喜笑顏開。眼前的笑臉,遠處的藍天白云,仿佛充滿詩意的油畫。

    攝影:艾則孜·沙木沙克

      “可愛深紅愛淺紅”,有人說紅艷艷的水果才是新疆秋收時節的顏值擔當——旁的顏色雖美,卻不似大蘋果的紅色帶有獨特的芳香,具有同時刺激嗅覺和味蕾的神奇魔力。這一點確實一枝獨秀、讓人信服。你看這一家三口,多開心呀——臉蛋紅得像蘋果,蘋果紅得像臉蛋。

    攝影:麥吾蘭·麥麥提 

    大白菜最神奇的地方就是集嬌嫩和粗壯于一身,聞名鄉里。

    據說,將耳朵貼近它,可以聽見涓涓細流在葉脈中流淌的聲音!

    攝影:張濤

    【專題信息】監制:劉旭平;策劃:古麗革乃·艾爾肯、廖映月、羅玲;編輯:廖映月;設計:繆蓉;網頁制作:賀亞飛;參與:李娜、趙靜、迪木娜·吾斯爾汗
    AV原网站在线观看
    <table id="46ko2"></table>
  • <blockquote id="46ko2"><center id="46ko2"></center></blockquote>